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(fā)明了現代避雷針。富蘭克林認為閃電是一種放電現象。為了證明這一點,他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,冒著被雷擊的危險,將一只長長的金屬導線風箏放入雷雨云中,并在金屬導線的末端系上一串銀鑰匙。當雷電發(fā)生時,富蘭克林的手靠近鑰匙,鑰匙上爆發(fā)出一串電火花。
在成功地進行了風箏捕捉雷電的實驗后,富蘭克林從兩者的類比中推測,由于人工電能被尖端吸收,閃電也可以被尖端吸收。因此,他設計了風箏實驗,風箏實驗的成功反過來又證實了他的猜測。因此,他設想,如果能在高物上放置一個尖端裝置,就有可能將雷電引入地下。
在雷雨天氣,當帶電云出現在高層建筑的頂部時,避雷針和高層建筑的頂部感應到大量的電荷。由于避雷針是尖的,導體尖端總是聚集較多的電荷。這樣,避雷針就聚集了大部分電荷。避雷針和這些帶電云形成了一個電容器,因為它很尖,電容器的兩極板面積很小,電容很小,也就是說,它可以容納很少的電荷。而且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的電荷,所以當云上有更多的電荷時,避雷針和云之間的空氣很容易被擊穿,成為導體。這樣,帶電云與避雷針形成通路,避雷針接地。避雷針可以將云上的電荷引入地球,防止對高層建筑造成危險,保證其安全。
http://www.meimeichu.com.cn銷售熱線
13723505311